福建缪氏委员会

闽浙缪从龙知多少

2018-11-1 23:28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3993| 评论: 0|原作者: 缪长钻

摘要: 闽浙缪从龙知多少 【2016年 缪长钻】 在闽浙缪氏祐公后裔中,于绍兴三十年(1160年)庚辰梁克家榜曾出过一名进士缪从龙,而在之后的各地宗谱记载中出现过多个缪从龙,以致难以分清哪一个才是进士缪从龙。笔者将其录 ...

闽浙缪从龙知多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16  缪长钻】

 

在闽浙缪氏祐公后裔中,于绍兴三十年(1160)庚辰梁克家榜曾出过一名进士缪从龙,而在之后的各地宗谱记载中出现过多个缪从龙,以致难以分清哪一个才是进士缪从龙。笔者将其录于下,目的是让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

一、福安缪从龙

穆阳《东鲁郡缪氏宗谱》:穆阳缪氏说公后裔十五世“缪从龙,号云叟,公生宋绍兴丙辰年(1136)。”其名下并没有注“进士,兰溪尉。”此从龙非进士从龙。同时在其历代显达中缪从龙下注:“字云叟,宋绍兴庚辰年(1160)梁克家榜进士,兰溪尉。少孤而喜读书,其祖昌道公作诗奇之。后果髫龄登第,不仕。著有六经解春秋,名宦传诸刊。公于宋崇宁间(1102-1106),逢异人点化,后捐职离俗,修真白云,骨殖存天池庵右石匣。”崇宁间的时间有误,缪从龙修道成仙应在考取进士之后。

二、苍南缪从龙

苍南云岩乡山前村谱载:苍南缪氏铜公后裔七世“缪从龙,宋绍兴庚辰科进士,任兰溪尉。”

已知最早的明隆庆五年(1517)刊、清康熙间增补钞本《平阳县志》选举志部分佚失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《平阳县志》卷之九《选举志·宋进士》:“绍兴庚辰,缪从龙,字云叟,居穆程,兰溪县尉。”

以致在1916缪荃孙纂修江阴申港《兰陵缪氏世谱·考古录》时也云里雾里,他在缪从龙名下写到:“《浙江通志·选举》缪从龙,平阳人,绍兴三十年梁克家榜进士,兰溪尉。”又写到:“《福建通志·选举》绍兴三十年武举缪从龙,昌道孙,知婺州兰溪县。”后注:“按两志,一以为平阳人,一以为长溪人,似乎两人矣。然一云绍兴三十年进士,一云绍兴三十年武举进士。武举不同,而同时绍兴三十年。一云为兰溪尉,一云为兰溪县尉,与‘县’不同,而同是兰溪。再考。”

三、鄞东缪从龙

《苍南缪氏通志》收录鄞东谱载:“约第五世起,源自会稽延朗公派下。”从世系图中可查,缪从龙,为十一世。1932年重修《鄞东缪氏宗谱》:“承保生婺州司户参军延亮,亮生铜、钱、录,而后无考焉。递宋二府君由会稽迁鄞,至八世兰溪县尉讳从龙公东归修谱。”这句话录自王德维的叙,可以推出,鄞东缪氏应为铜、钱、录后裔,而非延朗公后裔。

宋宝庆二年(1226)始修宝庆《四明志》和清雍正十一年(1733)修《宁波府志》的进士名录中没有缪从龙。

四、西浦缪从龙

寿宁西浦《缪氏宗谱》:缪从龙,字云叟,昌道孙,少聪敏,好学道,人皆称奇,绍兴三十年进士登梁克家榜,任国子监直学。善辞赋,有感官场腐败,辞官修道。所著六经解春秋名义。   

1490年黄仲昭纂《八闽通志·选举·进士》:“绍兴三十年庚辰梁克家榜缪从龙,长溪人。”

嘉靖十七年(1538)《福宁州志》卷之八《科贡·进士·福安》:“绍兴三十年庚辰梁克家榜。缪从龙,字云叟,十三都西溪人,道孙,兰溪尉。”“道孙”之前应漏一“昌”字,因为缪从龙是1103年文举特奏缪昌道之孙,西浦宗谱世系图可查。

1597年撰修的(明)万历《福安县志·选举·进士》:绍兴三十年庚辰科梁克家榜缪从龙,字云叟,西溪人,兰溪尉。

【嘉庆五年(1800)《兰溪县志》卷十一《职官·宋县尉》,共收录宋朝县尉陆和中等七人,其中没有缪从龙。】

1880年撰修的《福宁府志》卷之十八《选举志·进士》:绍兴三十年庚辰科梁克家榜缪从龙,字云叟。道孙。兰溪尉。福安人。不知何故,缪从龙却成了福安人了。而1182年的《三山志》却将其漏载了。

缪从龙祖父缪昌道,字景玉,号双溪。宋崇宁二年(1103)癸未霍端友榜文举特奏第四名,赐同进士出身,假承务郎,任龙溪县令、漳州通判。昌道公在鬓发斑白之际,才有了老年功名“特奏名”。他从汴京考试回来时,长溪县尉在乘驷桥设宴,于是他写了一首感怀诗(录于西浦宗谱):

汴试归梓邑尉宴于乘驷桥

揽镜重惊发已斑,可怜秋色渐凋残。

频呼健仆趣装速,谁伴故人衣锦还。

遣兴闲来携洒盏,归途早起策征鞍。

劳君设宴殷勤甚,乘驷桥头人拥看。

西浦《缪氏宗谱》还录入缪昌道的《偶吟》:“解舄归来林下客,有孙妄意月中郎。”后果如其言,其孙缪从龙,聪敏好学,登进士第。

1838年撰修的西浦《缪氏宗谱·祖墓》载:缪从龙墓在荆山祠后,父合穴。葬于西浦荆山祠后的从龙坟墓,后于何时迁往甲坑村下洋仔不详。在下洋仔从龙坟墓的左上方还有他的祖父缪昌道的坟墓,修于民国五年(1916),而缪从龙的墓碑上没有记载墓葬及修缮时间。缪从龙于1162年撰修西浦《缪氏宗谱》,是西浦《缪氏宗谱》的第一位撰修人。宗谱中有录入他撰写的力作《三望志》和《辩姓》。

缪从龙是一位在闽东大地上有着广泛和久远影响的人物。其因有感于当时朝政腐败,弃官云游,遇异人授其秘诀,遂入福安白云山修炼成仙。其道徒遍及闽东各地,他是闽东道教的奠基人。南宋绍熙四年(1193)60多岁的缪从龙置身于白云山舍资启建临云宫,创办太平教,尊老子太上老君,固守一道,立德向民,法号真人,收训门徒,兴教讲经,积善为民。以炼丹学医、气功养身,创建闽东道教文化,先后成功仙度何仙公、阮仙公等,其道徒遍及闽东各县 。2001年中国道教协会确认缪从龙为闽东道教奠基人

在白云山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缪仙宫。该宫位于冷水寺里侧,始建于宋末元初,原名临云宫,传说南宋末期,闽东干旱连年,民苦呼天。地方官请来一位大法师,设坛祈雨,做了三天法,还不见雨云,法师大汗淋淋。正在无计可施之际,忽然来了一位老翁,对地方官说:因大宋腐败,气数已终,故遭此旱灾。吾不忍本地黎民遭殃,特来助一场雨。老翁说罢即呼:“九龙速行雨!”瞬间天上黑云密布,大雨倾盆而下,官民大喜。叩问老翁来处,老翁称:吾乃白云山缪真人也!”说罢不见。官民皆望空礼拜,随即在山上建宫祀之。自此后,每逢旱灾,人们就往白云山请仙祈雨。至今缪仙宫殿内左侧还保留着宋末元初遗留下来的祈雨井古迹。

从此,每年六月初一定为缪仙开道之日,信众云集山上,焚香鸣炮,祈祷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后人把白云山的临云宫也改名为缪仙宫,也把主峰定名为缪仙峰。因而六月初一这一天,白云山也就特别热闹,朝拜者达万众。

 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小黑屋|福建缪氏委员会

GMT+8, 2025-5-9 18:27 , Processed in 0.06250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技术支持:缪商科技

© 2014-2019 福建缪氏委员会 版权所有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