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缪氏委员会

芹洋村名趣对偶成

2018-11-3 22:29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6087| 评论: 0|原作者: 缪长钻

摘要: 芹洋村名趣对偶成梅洋土堆余坑里 山底石落九岭溪2016年3月 缪长钻寿宁芹洋乡自古流传一句下联:“山底石落九岭溪”,据说遍求上联佳对而未得。古往今来,有多少文人墨客、渔父樵夫尝试过,但至今为止,尚无让众人折 ...

芹洋村名趣对偶成

 

梅洋土堆余坑里  山底石落九岭溪

 

20163  缪长钻

 

寿宁芹洋乡自古流传一句下联:“山底石落九岭溪”,据说遍求上联佳对而未得。古往今来,有多少文人墨客、渔父樵夫尝试过,但至今为止,尚无让众人折腰的佳对问世。细品此联,有四个特点:一是以芹洋乡的三个村名“山底”、“石落”、“九岭溪”直接串联,中无冗字嵌入,寥寥数字,言简意赅,形象生动。虽直白却不失幽默,看似信手拈来,却脍炙人口、妙趣横生;二是三个村名位于同一山脉,且自高而低。字面解释为“山底的石头滚落到九岭溪”,与实地吻合;三是中间村名“石落”,承前启后,语意畅通;四是“九岭溪”为含数字的三音节词,同时“九岭溪”,既是村名,又是溪名。

九岭又名九岭溪。

“山底石落九岭溪”,其古韵为“平仄仄仄仄仄平”,首尾两字用平声,中间五字均为仄声,连续仄声这也是此联的不足之处,念起来缺少起伏,没有昂扬顿挫的节奏。按照平仄的要求,一般来说,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,下联末尾一字必须是平声,不能上下联都用平声字收尾,这样读起来才悦耳。对联的特点与律诗基本一致,古人归纳为这样的口诀:“实对实,虚对虚。平对仄,仄对平;平仄要分清。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。” 根据这一要求,决定了此对的上联用字平仄为:“通平通平通平仄。”

首先,“九岭溪”是三个字的村名,与其相类似并含数字的村名有:斜滩八斗洋和半坑洋,南阳半山仔、半山丘和四加丘,清源百丈漈、百合垄、三望洋和五里头,平溪三角洋、半岭洋和百家山,托溪八定山、八定岔、三丘田和双坑林,大安九斗壑,犀溪半岭亭和三家岭,下党七宝岗,芹洋九斗洋,坑底和凤阳各有一个半岭洋。在上述的二十三个村名中,唯有南阳的半山仔(仄平通)和犀溪的三家岭(平平仄)符合平仄相对的要求。

其次,下联的“石落”二字,“落”是动词,而偏偏在村名中用名词的俱多,用动词的甚少。在二个字的村名中,南阳唯有马斜和官宅,犀溪唯有坑兜、岭兜和亭基与“石落”是词性相同的村名(斜、宅、兜和基可作动词解。)

第三,以上是从严作对,三个村名串起来的上联虽然有,但明显很别扭,语意不畅。看来从严是不适合,那么从宽如何?先将与“石落”的词性相同的村名罗列:坑底竹下、斜滩牛闹和王渡、南阳马斜和官宅、清源韶托、武曲土堆和溪下、竹管垅江岔和溪兜、犀溪岭兜、坑兜和亭基、平溪岭兜、凤阳凤翔(凤阳的旧称),再经平仄相对筛选后,只剩下南阳马斜、武曲土堆、竹管垅溪兜、犀溪岭兜、坑兜和亭基、平溪岭兜和凤阳凤翔八个村名了。而在此八个村名中能与本乡镇的其它村名串成一联,且与下联平仄协调、词性相同、意义相关或相反,则有以下七联:

1.梅洋土堆余坑里(武曲  平平仄平平平仄)、(还有杨家墓、大王后、王仔岔、西岗尾、桂香坂可选);

土堆在梅洋之上,是梅洋辖下自然村,余坑里是白岩下的自然村,位于梅洋之下,这三个村属同一山脉。

2.坑头凤翔东门里(凤阳  平平仄平平平仄)(还有榅洋底、下龙井可选);

里、外坑头统称坑头,与东门里同属于凤阳村。


3.岭头坑兜葛家渡(犀溪  仄平平平仄平仄);

兜:作动词解,意为环绕、围绕。岭头和葛家渡同属于大王前的自然村,岭头居上,而坑兜是山后的自然村。葛家渡既是村名,也是泰顺洲岭到犀溪的古渡口。

葛家渡也称甲家渡。

4.洋头坑兜三家岭(犀溪  平平平平通平仄);

5.洋墩岭兜瓠藤岗(犀溪  平平仄平仄平通)、(还有儒登地、小坑底可选);

6.坝头马斜青塆岗(南阳  仄平仄平平平通。)

7. 洋头马斜半山仔(南阳  平平仄平仄平通。)

斜:作动词解,意为侧着移动。(还有高山岔、天星岗、赤家岭、坑兜岭、郑家垄、王家垄、平旁垄、牛坑底、马奔底、下洋底、秀洋碓、大丘后、下洋仔可选)。

 

在此七联中,当推“梅洋土堆余坑里”为佳,其次是“坑头凤翔东门里”。其余五联欠缺的是 “斜”和“兜” 虽可作动词解,但用在这里不够贴切,有牵强之嫌。

古人云:仁者见仁。吾将拙作示人,权当抛砖引玉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小黑屋|福建缪氏委员会

GMT+8, 2025-5-9 14:47 , Processed in 0.06250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技术支持:缪商科技

© 2014-2019 福建缪氏委员会 版权所有

返回顶部